时时心系学生,事事以人为本
——
教育是心育,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灵是一片净土,需洒下 真、善、美的种子。用心做教育,讲的是态度,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尽自己心力把孩子们教好,春风化雨、扶植幼苗,爱岗敬业、责无旁贷。
看看身边的名师,读读名师的著作,不难发现,优秀的老师各怀各志各有建树,却也有着惊人的相似:慧心里有爱,繁琐中有高效率,思考中有创见,勤奋得惊人,自带工匠精神等等。他们能把每件平凡的小事做到极致,为普通的工作赋予灵动的色彩。教者有心,教育无痕。教者用心,静待花开!
1.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找任何借口:借口的目的是推卸责任。
2.对所做的后果负责:不承担后果:导致工作随意性和情绪化。
3.不给别人带来麻烦: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克服心理依赖(依赖别人)。
1.感恩与报恩:
感恩,没有具体指向,“无我”境界。报恩,报答曾经对自己有帮助的人,比较“功利”。
2.感恩心态:
欣赏的心态(乐观,积极,热爱);宽容的心态(接纳,理解,谅解);发现的心态(感动,感激,责任)。
3.感恩行为:
感到有很多事要做(获得动力、变得强大);主动、积极和勇敢(变得幸福、乐观、豁达);感谢、体贴和援助(变得友善、尊重和自我牺牲)
1.了解是理解的前提
①了解:什么样的人(对人)? ②在什么样的情况(对境)? ③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对事与人)?
④能听进什么样话(对心理期待)? ⑤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对技巧与目标)。
2.理解帮你找到办法
理解: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理解事件的合理性,理解那个人的心境。
3.悦纳使学生把你当着自己人
“自己人效应”:相似、相悦、相纳(物情、事情、人情)。
要点:倾听,欣赏,接受。
4.在学生的心灵频道上对话
“顺势”而非扭转,多鼓励,用他的道理与他讲道理
1.“爱”是什么?是一种能量,带动情感的流动;是一种营养,促进对方的成长。
2.“爱”的涵义:关心、理解、尊重、帮助和支持。
3.“爱”的表现:一种情感、一种付出、一种能力;
1.“野心“使人积极向上
不满足现状,寻找机会;助越框架,把握机会;突破预期,获得新的机会。
2.使人离成功越来越近
没野心就不能成功,野心是心理的基石;
野心使你变得勇敢和顽强,不畏惧、不退缩。
3.野心使人潜才变显才
不甘心,不气馁,激活无限限潜力。“野”心与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