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人格魅力 | 中基教育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天系的比转稳定的行为规范和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作为教师素质的械心部分的师德,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和稳步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奠基作用,师德水平的高低将影响着国家的未来,景响着社会风气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努力培养小康社会的劳动者、建设者、管理者、领导者和美好未来的创造者的根本保证。 近几年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养、培训工作,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大幅度上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有所提高,基本能够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但在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当今社会重经济、重效益、追求物质生活,提倡超前消费的潮流中,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师德意识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加之中小学管理者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没能给予足够的认识,师德教育工作缺乏实效性;师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具体表现在∶ 1.缺乏事业心——"人在曹营心在汉"。 有资料表明,不少师范院校在校生选择师范专业是迫干无奈,毕业后不愿从教的比例较高,即使从教也只是作为过渡一下;不少青年教师只是把教育当成一种职业,应付应付,并没有把教育当成事业来执着地追求,更没有把教育当成一门艺术以致于全身心的投入。少数教师受到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的市井心理的干扰,缺乏高度的职业自觉性和工作主动精神,急功近利;不安心于自己的职业,平时工作三心二意,敷衍塞责。在改革开放初期,不少教师弃教"下海"经商;当前,随着日益深化的改革和人才流动逐步市场化,不少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涌向城市中小学,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涌向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这些情况已对部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2.缺乏进取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现实中,少数青年教师由于工作的动机不很明确,有的是为了生活的无奈而从教,有的是为了有个工作、有事可做而从教,工作中不注重刻苦学习、钻研业务;还有少数老教师只注重凭借自己的经验教学,不关心、研究未来,不注重知识的更新,忽视对新的教学理念和终身学习思想的接纳,加之中小学管理者忽视师德教育,使一些教师抱着"做—天和尚撞—天钟"的心态,工作起来缺乏干劲和积极性。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学生心目中的教师,不是空谈家,不是不学无术的庸才,而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专门家"对这句话有些人更是缺乏深刻的理解。
3.缺乏热情与爱心——对待后进生冷漠无情 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教师能做到关心热爱每个学生,但也有不少教师存在着"喜优厌差"的不良心理。关爱甚至偏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忽视对学业困难学生的关爱;关爱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忽视对家庭条件差的学生的关爱。对学业困难学生和行为不良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缺乏耐心,有时其至讽刺、挖苦这些学生,使用"脸皮比墙还厚,朽木不可雕"等语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造成师生情绪的对立;极少数教师其至还采取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法,不仅对学生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而且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4.物欲熏心——经不起金钱诱惑。 近年来,少数教师在社会分配多元化的影响下,心理失衡,模糊了"为什么而教"的认识。常常指派学生或学生家长为自已办私事,收受学生的礼物、资财,接受学生家长的请吃、休闲娱乐等,更有少数教师大搞"有偿家教",其实,家教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手段,任课教师重点帮助个别学业不良的学生"跟上趟"以及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点拨点拨,做到提优补差",这本是每个任课教师份内的事,是教师敬业、勤业、奉献意识的体现,也是培养一代新人的义不容辞的天职;但少数任课教师往往是半号召半强迫地让自己所教的学生接受"有偿家教"。《人民日报》曾收到一封读者来信,题目是——老师"拜金",学生"受伤"。信中写到∶ 编辑同志∶ 我有位朋友的儿子在上小学三年级,原本坐在第三排。一天放学后,老师让他跟家长说说到老师家补课的事。朋友觉得儿子学习成绩还可以,而且妈妈也是老师,没必要额外再到老师家补课。于是,就让儿子回绝了老师要孩子补课的要求。 没几天,那位老师就把孩子的座位换到了最后一排。放学后,孩子哭着跑回了家。当天晚上,朋友买了点东西,去了趟老师家并决定让儿子去补课。第二天,孩子又重新回到了原来的座位。 这位老师竞然以这样的心态对待工作,对待孩子,其影响之恶劣,可以想见。我们的孩子、我们的下一代,如果总是处于这样的"言传身教"之下,那在他们的心灵上又该留下什么样的阴影? 来信是江西省南丰县付坊中学黄行福写的。信中所提到的这位老师的做法确实使家教变了味。是典型的以教谋私的行为。这些情况不仅损害了教师的形象,腐蚀了教师队伍,而且还会助长社会的不良风气,更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公民素养。
5.形象扭曲——师表意识淡薄。 有的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和少数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造成教师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使教师之间关系紧张,师表意识淡薄,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动不动就在学生面前对社会不良现象和学校内的某些不认同的做法发"牢骚",或以贬低、轻视其他学科的作用和其他学科老师的威信来抬高自己,以己之长攻人之短,互相拆台,存在着严重的"同行是冤家"的旧职业观念和"文人相轻"的不良习气,忽视了"以身立教"的作用。总之,师德滑坡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师德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极其复杂的,但与中小学管理者忽视师德教育工作,师德教育缺乏实效性是分不开的。师德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人格魅力,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具体说来,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热爱学生、培养英才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陶行知把"爱满天下"、"乐育英才"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告诫教师要爱生如子"。他深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培养"英才"的源泉和动力。爱, 是人的—种伟大感情。l师爱是一种无私而伟大的爱。师爱,不单纯是一种感情,同时也是一种活动。师爱是教师力量的源泉,强虽烈的爱生之情会使教师倾心干教学工作,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师爱是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润滑剂,对后进生转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发出自己的调子。因此,要想让那颗心与我的话相呼应,就得使我自己能和上这根弦的调门。”“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说不上教育。”师爱是以教师的博爱之心,换取学生的爱心,用真诚的爱打开学生的心扉,形成师生间爱的双向交流。 2.全身心投入、献身教育 全身心投入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献身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要有献身教育的品德,这是"教育的命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前提。其次,教师要以"爱满天下"的情怀去倾心培育"真人",教师把自己的知识、才华、青春和生命献给教育事业。为此,人们才由衷的敬佩教师,称颂他们像园丁、像铺路石,为人民奉献坦途。可以说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在干奉献,教道德的精髓也在干奉献。 3. 公正严明、平等待人 师生的关系,应是一种平等、和谐、相互信赖的关系。营造这种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的关键,主要在于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公正严明,平等待人。对学生而言,教师既是他们的老师又是他们的朋友,课内是严师,课外是挚友。学生有了过错,教师要做到实事求是、公正无私、赏罚分明、一视同仁。即使对学生批评是严厉的,学生也会认为是真诚的,受到学生的衷心爱戴。 4.和蔼可亲、微笑教学 教师是课堂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用自身的良好威望影响学生,给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压他们努力学习。教师和蔼可亲,具有情绪的感染力,可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共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把微笑引入课堂,微笑是一种美,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反之,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厌恶老师。 人们常说,教师的每—句话往往会景响学生一生。如达?芬奇小时候对画鸡鸟蛋不感兴趣,他的老师富有哲理的教诲,深深地打动了他。此后他刻苦学画, 成为世界著名的画家。教师和蔼亲切的语言给学生以极大的鼓舞,也是培养成功的纽带。 5.终身学习、适应时代 教师只有通过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不断发展的时代,才能使自己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计算机使用、教育理论素养、教师职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适应时代的要求。 6.更新观念、提高能力 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进行素质教育首要的、最难的是观念的转变。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思想中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和学生观。从原来的专才教育转变为通才教育,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进行素质教育,变知识再现型学生为知识发现型学生,转变那些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陈旧思想和观念,培养创新人才。 7.诲人不倦、高尚品格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身作用是内因,教师的作用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做到诲人不倦,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真挚的爱,使学生接近教师,愿意主动听从教师教导。因此教师正确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在于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积极进取、充满爱心。
8.善于观察、随机应变 现代教育必然受到人的身心素质这一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教学过程必须依据对人本身认识的发展,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善于观察课堂上学生的不同反应,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方法,积极的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愉快积极的态度和体验,这就要教师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睛是心灵之窗。教师在课堂上发现个别学生交头接耳妨碍了课堂秩序,这时教师只要把目光投向他们,学生就会从无声的语言中,明白教师的意思,集中精力,聚精会神的听讲,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综上所述,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人格魅力是教师道德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紧紧抓住教育教学实践这一师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使师德规范要求真正内化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使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认识、陶冶职业道德情感、锻炼职业道德意志、确立职业道德信念、养成崇高的职业道德习惯。 (中基教育,网课,教师培训,冬夏令营,智慧校园,民校提升,志愿强基,图书馆)
文章分类:
资讯中心
|